-
中國冰箱地圖:你是哪里人,一開冰箱就懂了
-
“網紅打卡地”泛濫,褪下濾鏡后還有多少能看的?
-
陽明之旅:江上王守仁
長江文化帶萬里行之“大江東去,數風流人物”系列之四 龍場悟道后,王守仁的身份由一個神童、書法家、中層官僚、靜坐修行師和業余射擊選手升華成了一位哲學家、教育家、政治家、文學家和軍事家。 而他在贛江上游平息匪患,在贛江中游勤政育人,在贛江下游芟夷大難,最終浮鄱陽而入大江,至此可謂功成名就,是真正的運籌帷幄、決勝千里的絕代“儒將”。 (本文首發于2021年10月14日《南方周末》) -
穿山越嶺鋼龍來:寫在中老鐵路全線鋪軌完成之際
-
從拙政園到課植園,承啟一段園林和昆曲的佳話
如果是春夏季節的晴天去賞戲,入座時你將面對著燦爛的余輝,看杜麗娘在黃昏的花園里感慨“良辰美景奈何天”;當她尋夢不著郁郁寡歡時,天色暗了下來;當她香消玉殞見判官時,天色就全黑了。 越自然就越純粹,這才是園林實景版的精髓。 -
雷波三日:走進小涼山
黃茅埂把涼山分成了大涼山和小涼山,齊邦媛筆下“悲壯”了六十年的“雷馬屏峨”,就是小涼山。在行政區劃的分割下,小涼山地理空間的整體性日漸式微,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。 時間,終會撫平小涼山的波瀾壯闊。作為“雷馬屏峨”首縣的雷波,曾經那么遙遠的雷波,也已經掛在金沙江河谷綠瑩瑩的果樹枝頭上,開始品嘗鮮甜的滋味。 (本文首發于2021年10月7日《南方周末》) -
“大灣區哥哥”現身廣州東山口,把這份文藝地圖送過去
-
疫情下的迪拜世博會,將為人們留下怎樣的記憶?
-
李子柒停更之后,我去體驗了一把務農博主
-
這里,種子可活千年:走進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