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快評 | 唐雪因錯誤羈押獲國家賠償,再次擦亮正當防衛理念鋒芒
唐雪案發生時,正值“正當防衛”被輿論廣泛討論之時。法律學界、司法實務和大眾輿論的良性互動,最終不僅讓唐雪得以洗脫“故意傷害”的罪名,也讓“正當防衛”制度在中國司法實踐中真正落地,往前走了一大步。 -
快評丨有多少家長為校園評選在網上拉過票?限制這種網絡投票很有必要
網絡評選,實際上變成了家長人脈的比拼,哪個家長的朋友圈夠廣,面子夠大,誰的孩子票數就高,有些家長花錢拉票刷票,嚴重影響評選的公平公正。 -
安徽師大105名新生未報到,學校應未雨綢繆應對人口形勢
(本文首發于2021年10月21日《南方周末》) -
快評丨蔚來推送的是廣告還是“通知”?智能時代“用戶運營”不能撈過界
“用戶運營”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,但是,必須建立在符合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、充分尊重用戶權益等基礎之上。個人信息保護法即將實施,對用戶個人信息的保護做出了很多新的規定,企業在“用戶運營”時,應該認真研究相關法律規定,恪守法律邊界,切實保障用戶的權利,而不能任性地“我的地盤我做主”,畢竟,那地盤,不是你的而是用戶的。 -
快評丨連換兩個房間都有攝像頭?酒店業應在反偷拍中承擔更大責任
酒店是攝像頭偷拍的重災區,這嚴重侵犯了消費者的隱私權。維護消費者的利益,不能僅靠消費者自己的警惕。消費者入住酒店,酒店就有責任為他們提供安全的住宿服務。另一方面,相比消費者,酒店也更有能力發現隱藏的攝像頭。 -
快評|眾多App被曝頻繁讀取用戶信息,個人信息保護法落地即應長出“牙齒”
保護個人信息,只靠互聯網企業的自律是不可靠的,還需要有足夠公信力的第三方機構,對App的行為進行檢測。政府監管部門也要加強監管,一旦發現有違規行為,就應依法嚴厲打擊。 -
“暖農村大齡男被窩”是渾話,但農村男性擇偶難問題當重視
(本文首發于2021年10月14日《南方周末》) -
快評丨山西暴雨中再現“救命文檔”,互聯網技術賦能民間互助匯成愛的合力
在突然而至的災害中,信息溝通往往會受到很大的影響。而一份公開的網絡文檔,只要有手機和網絡,任何人都可以上傳信息,查看信息,讓救災中的信息傳遞更順暢。當然,這種眾包式救援信息系統的順暢運行,也需要對求助信息進行核實,確保其真實性,也要確保救援力量有足夠的能力進行救助。 -
快評 | 小學校長反擊闖入校園的醉漢被捕?正當防衛的邊界需進一步用案件厘清
太康縣檢察院認定該案為斗毆的依據究竟是什么,需要更詳細披露,方能幫助厘清正當防衛的邊界。 -
快評丨安康興安醫院給未成年女生做手術事件,應進一步調查處理
官方迅速進行了調查,通報承認醫院存在一定問題,但沒有觸及病人是否有手術適應癥、醫生有沒有在手術中途要求女生借錢交費等網友關心的問題。應繼續進行詳細調查,回應公眾疑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