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手記 | 做能捍衛天性的父母
唯考試至上的教育環境需要真正切實的變革,不能將所有砝碼都壓在家庭和校外(素質教育)之上。這樣才不至于讓教育成為一個如此沉重卻又“無法深談”的話題。
相關報道詳見:
《郝景芳:讓孩子自我生成,感受到內心之光 | 2021魅力人物》
“你們怎么一點都不急?”
在清華大學念本科的外甥,看到我家閨女六年級還常常發呆、和弟弟玩耍聊天,有些不解地問?!拔胰ソo海淀那些小升初家庭的孩子輔導,他們都忙得不行,準備各種材料,上課排得滿滿的?!?/p>
當時的我們的確不屬于“黃莊家庭”中的一員,但并不意味著未來不參與到升學的“洪流”中。對于孩子的擇校、學習和親子溝通,我也時常陷入困惑。近年有關教育“內卷”的話題大熱,家長的描述五花八門,卻極少聽到孩子們的聲音。在影視作品之外,他們真實的生活和心態是